《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十四五”规划》评析—— 食品安全营养维度凸显
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孙娟娟
8月11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要以提升卫生健康系统基层食品安全风险防范能力为重点,发挥好食品安全标准与风险监测评估工作在“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规划还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的15项重点工作任务。笔者分析认为,此次规划凸显了食品安全的营养维度,以实施国民营养计划,落实合理膳食行动。
保障食品安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如《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十四五”规划》的总结:食品安全与营养作为传统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具有“民生底线、社会焦点、产业保障、健康基础”的特点,贯穿人的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因此,食品安全的长治久安不仅需要持续跟踪食品生产经营中的常态问题,如识别和防控食源性疾病;而且要迎合产业创新、消费求变带来的新兴挑战,及时跟进伴随食品新资源、新商业、新需求而来的显性或潜在危害。尤其是结合新冠疫情后突出的健康需求和卫生健康系统的综合定位,此次规划凸显了食品安全的营养维度,以实施国民营养计划,落实合理膳食行动。
从职能分工来说,卫生健康系统负责的食品安全工作着眼于科学定位,以整合风险监测、风险评估、风险交流和标准设定来确保食品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经过先期积累,“监测—评估—标准—交流”的四大核心已通过组织与程序的安排实现整合。一方面,促进内部的递进式合作,如自下而上组建的监测网络与内外专家合作的评估规范对完善食品安全标准的数据与专业助力。另一方面,前述的科学支撑既体现在对外的监管服务中,如标准设定与监管执行之间的合作,也体现在行业服务中,如风险交流中的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知识的普及。
在上述基础上,笔者认为规划体现出了“四个面向”。
一是面向过去的补短板。一方面,包括针对内部的监测、评估和标准工作,拓展各自的覆盖性。其中,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设定了具体的量化目标,范围也体现了迎接新挑战的与时俱进性。与此同时,理顺国家、地方和企业食品标准体系需多管齐下,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时服务于食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迎难而上的补短板也包括促进外部合作的协同性,尤其是进一步完善与相关部门协同和信息交流机制,各司其职、分级负责,有序推进任务落实。
二是面向未来的数字化。无论是风险监测还是风险评估,都涉及大量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便利了这些数据工作,也能实现基于监测、评估工作的风险预警,以提升基于科学的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水平。因此,此次规划强调了信息技术对于风险监测、评估的数据支撑和效率提升作用。这要求在效率导向下,以“农田到餐桌及健康”业务全链条为主线,大数据思维为引导,促进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信息互通共享和数据融合应用。
三是面向基层的协同性。风险监测、评估和标准设定需要顶层设计,且集中在国家层面开展,如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同时,各职能的数据收集、信息交流亦都涉及纵向的层级合作。因此,基层能力建设和上下贯通的分工合作也是此次规划的重点内容。例如,在专业技术合作方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实验室的网络体系都自下而上地支持着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工作。在发挥数字技术引领的创新中,平台式的建设不仅仅是国家级的数据聚集,也包括推进“国家—省”两级平台、“国家—省—市—县”四级网络体系建设。
四是面向国际的引领性。动态监测、科学评估、标准规范是各国保障食品安全监管的共同选择,也是全球层面予以协调的事项。“中国参与”已体现在引入风险评估制度、参与国际标准工作。长期以来的制度建设和“十四五”期间的持续改进保障了这些工作的先进性、前沿性。这不仅体现了我国在促进食品自由流通、保障全球消费者健康安全中的大国当担,也为解决全球性的食品安全问题输出了中国经验。而且引领相关领域内的国际标准制修订,也可提升我国在国际和亚洲区域的影响力和贡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