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产学研融合 推进两岸食业发展
本报记者 王 薇
无创意,不青春。学生们的创意产品如何展现,从创意到创新还要走多远?近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CIFST)与台湾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台湾食品科学技术学会、IFF中国共同主办的CIFST—第八届IFF营养与健康两岸学生创新大赛终评会在上海举办。来自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上海市食品研究所、上海理工大学、旺旺集团、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从多所国内高校学子们带来的天马行空的创意产品中,深刻感受到了撑起食品产业未来的蓬勃之力。
创意天马行空 产品结构丰富
会上,学会项目负责人介绍了竞赛整体情况。自今年3月起,大赛在江南大学、浙江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福州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四川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9所大陆高校以及屏东科技大学、东海大学、中兴大学、静宜大学4所台湾地区高校开展。经限额推荐、初赛评审,共有48份计划书入围复赛。尽管受到疫情影响,部分高校延迟开学,但学生们还是克服了种种困难,积极参赛并如期完成了产品。今年大赛的主题是“常温发酵乳及其制品的创新升级、植物蛋白的畅想空间、健康零食领跑者”,参赛学子们发挥出自己天马行空的创意,作品类别涉及发酵乳及其制品、饮料、啤酒,以及软糖、饼干、糕点、营养棒等多种形式的食品。
通过观看产品视频、审阅报告、品评产品、现场打分,专家评选出前三名、最佳创意作品及优秀组织单位,并对获奖作品进行了评价。江南大学的“快乐星球”获第一名,上海海洋大学的“金菇棒”、东海大学的“一片橙心”获第二名,四川大学的“酥蔬鱼片”、华东理工大学的“杯思麦”、江南大学的“如愿”、东北农业大学的“非你不稞—青稞爆珠纤维酸奶”、华南农业大学的“四季鲜花牛奶糖”获第三名。江南大学的“肆味——青稞天贝调味脆片”,福州大学的“椰海入星河”,江南大学的“冻芳花逐叶”获最佳创意作品。东北农业大学和静宜大学获得优秀组织单位。
与往届作品相比,此次参赛作品呈现出以下特点:创意灵感碰撞经典传承,传统地域美食带来的健康升级;对益生菌乃至益生元守护肠道健康作用的关注;对透明质酸、赤藓糖醇等新兴功能性食品配料及青稞、牛蒡等食品原料的巧妙应用;以朋克养生哲学平衡忙碌与纵享;以代餐零食化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唯美中国风受追捧;爆珠、爆浆类产品强势回归。此外,让人欣喜的是,经过大赛主办方多年的培育和宣传,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显著提升,今年的产品尽管有很多是低温冷藏产品,但安全性较往年有较大提升,同学们在报告及小视频中展示的内容也反映出对食品安全相关标准与法规的重视。
产学研深度融合 激励大批校企跟进
评审中,专家们对学生们的创意亮点表示肯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浙江工商大学食品营养科学联合研究中心主任饶平凡教授表示,IFF营养与健康两岸学生创新大赛作为学会最早开展的学生创新活动,激励了一大批高校、企业跟随前行,真正做到了产学研融合。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教授何国庆指出,从参赛作品的品类来看,半干品存在保质等问题,还需主办方在今后加强对学生们的指导。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食品研究院研发总监李想也谈到,参赛产品中的一些休闲食品展现了许多新概念,可为未来零食开发提供思路,但从市场角度来看,产品口感还有待提升。
时至今日,大赛已不仅只是对学生创新产品的评选,更是其背后对食品产业未来人才的培养。IFF Nourish亚太区业务发展总监乔全胜表示,“多年来,IFF支持学生创新大赛的热忱始终未减。今后,将一如既往地支持IFF营养与健康两岸学生创新大赛。”